查看原文
其他

2023年度总结

日拱一卒的笑叔叔 笑叔叔侃投资
2024-09-21

点击蓝字

关注我们


Part1投资收益

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盘,年度收益率为-7.29%。 其中股票收益率为-6.61%,基金收益率为-11.23%。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-11.38%。

2020年是我的价值投资元年,如果2020年1月1日,我的总市值净值为1,则截止目前为1.3201。按照当前总投资时间为4年整,计算出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.19%。

年度净值变化曲线如下:

  • 年度净值最高点为1.1084,在1月20日;
  • 年度净值最低点为0.8867,在12月22日;
  • 最大回撤幅度20%。

现在回看,这一年的行情波动,虽不如2022年那么跌宕起伏,但实则更加惊心动魄。

至少,在信心上层面,对很多投资人的打击,是巨大的,这种伤害远超实际的金钱损失。

Part2年内交易

  • 2023年03月27日,买入中国神华(港股),平均成交价格24.15港币。
  • 2023年03月28日,清仓美团,平均成交价格134港币。
  • 2023年07月27日,买入古井B,平均成交价格139.39港币。
  • 2023年08月02日,买入陕西煤业,平均成交价格16.00元。
  • 2023年12月18日,买入古井B,平均成交价格112.98港币。

全年共5笔交易,分布在4个月中,其中交易最多的是3月,共有2笔交易。

股票部分,我统计了下2022年底与2023年底的持仓情况(持仓占比的基数为股票部分的总市值),并计算了整体市盈率,如下:

经过一年的波动与调仓,我的整体市盈率从23.64变为17.67,下降25%。

为什么会下降这么多呢?我总结如下:

  1. 新增持仓基本为低估值企业。比如煤炭与古井B这种低估值的公司。
  2. 利润增加的同时股价下跌。绝大部分贡献应该来自于此,比如洋河在利润增加的同时,股价下跌幅度较大。

Part3投资心得

1重新审视投资理念

2023年,是比较神奇的一年。

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今年被寄予厚望。但真的应了那句话:期望越高,失望越大。而且,也似乎在印证另一个道理:大多数人都认定的事情,未必是正确的。

回过头来看,大家确实对这一年的期待有些过于乐观,也可以理解,过去三年的压抑,总要释放出来。但释放后,该来的并没有来,而更严酷的现实却成了不速之客。一腔热血,盼了个寂寞。

后视镜去观察的话,2023年初一定会有一些另类的声音,正在对主流进行的微弱的补充,只是这些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。

在这一年里,我身边的圈子里,也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,我知道有些是开玩笑,有些是调侃,我也身在其中。

因为,今年的市场环境,让太多的人心存压力,尤其是我这种平时零现金流入的无业游民。

我更愿意把这些当成情绪发泄的方式,压力释放的通道。

开心之余,沮丧之末,我也会经常审视价值投资这套组合拳。尽管我认为它几乎没有可能是错的,但还是要自己真正想清楚才算数。

经过上述的心路历程,有一点,我是坚信不疑的,就是价值投资理论基础的正确性,在我心里并没有动摇。

在这里,我必须要重提一次,在投资圈里,我最尊重的、最感谢的导师,依然是唐朝老师,这点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改变。

因为唐朝老师带给我的,是理念层面的进化。这件事情的意义,远远大于几只赚钱的股票。

虽然巴菲特自己在不停地传播理念,虽然很多大咖也讲理念,但说实话,我在门外的时候,对这些看似简单的言论,完全无感。并非是别人不会讲道理,而是我听不懂。

直到唐朝老师书中的重新诠释,直接触动了我那根最敏感的神经。这是我与唐朝老师的缘分。

而且,我确信自己真的百分百接受了这个理念,就在五分钟的时间里。

这是“鱼”与“渔”的区别,让我在未来,增加了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。

这点要是展开了说,能说上几天几夜,不过也没什么必要,很多言论都是很主观的,并不能被证实或者证伪,除了让自己更相信或者更不信之外,没什么其他价值。

如果简单的说,就只有几句话:

买股票就是买公司。你认可吗?认可。

投资就是赌国运。你认可吗?认可。

你看好中国未来的国运吗?我看好。

但这并不代表我不会去买美股,这是两件事情。

我并不觉得这几年,会是中国未来的缩影;我也不觉得近期的弯路或挫折,会改变前进的轨迹;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:这次没什么不一样。

所谓的感觉这次不一样,仅仅是因为我们亲历了而已。

如今,我还是那个观点:基于我当下的认知能力,我认为价值投资的理念,不但仍然适用,而且长期适用。

我并不排除未来的某一天,我会认为我今天想错了;而时间再久一些,我可能又重新回到这个理论的怀抱。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。

保持理性,保持开放,保持敬畏。辩证地看待事物,辩证地看待自己。

因为我越来越发现,能和自己进行有效沟通的人,通常只有自己。

2努力开发自己的能力圈

过去四年,在接受了投资理念的前提下,开始了自己真正的股市投资生涯。

除了留有一段时间的生活费用以及应急开支外,家中其他的现金资产基本全部投入股市。

幸好这四年以来,并未跑输十年期美债,但成绩并不理想,因为其中有两年的收益都是负的。

虽然我接受通过长期视角来看待收益率,但未来这个组合会怎么样,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,验证完成的一刻,也就失去了纠正的机会。

所以,对于长期视角,我的理解并非躺平,而是不断打磨,最终通过时间来呈现。

前面的四年,我的大部分持仓,源自于抄唐朝老师的作业。为什么呢?一是对唐朝老师的认可;二是对自己的不认可。

每当自己与唐朝老师的见解出现偏差时,虽然经过充分的思考,但最终都毫无悬念地选择相信唐朝老师。因为我认为,唐朝老师出现错误的几率,远低于自己。

2023年也曾经尝试“出圈”,但只是小试牛刀。

为什么要尝试“出圈”呢?直接抄作业不好吗?

我认为,如果把投资当做终身的事业来做,那是不能抄一辈子作业的。我必须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,建设自己的能力圈。

这个过程一定充满了艰辛与痛苦,并且会伴随这自己真金白银的损失。但我认为,这并非可以避免,而是不得不做的事情。

就好像婴儿,总不能因为怕走路摔倒,而永远使用学步车。

如果换个角度来看,“出圈”也没有那么难,因为:

  1.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且优于别人的能力圈。
  2. 当前市场中绝大多数优秀的公司,都已经被高手们翻来覆去的研究过了,所以,所谓的“出圈”,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抄作业,只是可能很难手把手地抄。

我在过去的一年,一直在研究煤炭与电力行业。因为雪球上鹿鼎公的一段发言打动了我,大概意思是:追求高弹性的后果,就有大胜、保平、大败三条路,最终走哪一条路,真的变化因子太多了。如果持有低估值,并且利润很难大幅下跌的股票,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,那么剩下的唯有胜利一条道路。

这里面每一句话,都在过去的投资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演绎。

比如:变化因子太多了。有些变化因子,可能真不是只通过学习就能搞定的。

比如:先立于不败,剩下的唯有胜利。这就好像巴神说过的:第一不要亏损,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。

如果不是经历了这几年的风浪,我可能很难理解这些话的背后是什么,看一眼热闹也就过去了。

然而我相信,从今往后将要经历的风浪,也许会让我对这些话,产生更深刻的理解。

努力让自己能够在别人的失误中吸取教训,尽管这很难很难很难。

在2024年,我想在“出圈”这件事情上,做更多的尝试。

有些行业,比如我正在研究的煤炭(这并不算真的出圈),虽然自己感觉已经思考的很清晰了,但仍然不敢下重手。

这也没什么办法,因为还是觉得自己不懂,自己可能漏掉了什么。这件事情,别人帮不了我,只能等自己慢慢进化。就好像段总说过的:等你懂的时候你就懂了。

既然是必经之路,那就早点开始走吧,毕竟进化与踩坑,都是越早开始,代价越小。

Part4阅读

3今年的阅读记录

  • 《穷查理宝典》
  • 《基业长青》
  • 《从优秀到卓越》
  • 《Limp Forward》
  • 《注定一战: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?》
  • 《乔布斯、禅与投资》
  • 《太白金星有点烦》
  • 《Out of the Gobi》
  • 《传统白酒酿造技术》
  • 《谁说大象不能跳舞?》
  • 《散户乙雪球发言》(重读)

此外,还零散的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比如《雪球》上部分行业大咖的文集,部分《股东信》,行业知识以及部分公众号文章。

我读书依然没什么计划性,想读哪本就读哪本,想读多少就读多少。所以,阅读量平平,一个月一本就算正常了。但我依然认为,只要读了,就会有收获。

阅读是需要兴趣的,不管这种兴趣源自于本能、自我提升、以及对赚钱的渴望等。毫无兴趣的阅读,不但事倍功半,转化率也几乎为零,我并不建议仅仅是为了信念或者热情,而开启天量阅读模式。

比如,前几天有朋友在群里问一本书怎么样,我记得以前读过,但如今却丝毫记不起书里写了什么。

对于这个现象的解读,也有两种观点:

第一、当初读的时候,我自己并未能达到完全理解这本书的水平,导致读后无感无记忆。第二、时间太久,忘了就是忘了。但有句鸡汤说得好,你一定记不住,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都吃过些什么食物,但它们已经转化为你身体的一部分。

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对。

Part5出行

2023年,是一个新的元年。这一年初始,我国开始逐步解除了疫情相关的管控,正常的人员流动迅速恢复,出境旅游也重新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
今年我的出境游,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少的一年(疫情三年除外)。原因有客观层面的,也有主观层面的。

客观层面的原因是,家里上有老下有小,很多事情需要我亲力亲为,不能总是长期离家在外。

主观层面的原因是,现在的自己并不像以前那样期待旅行,感觉自己已经看过了那么多的世界,剩下的看与不看,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。

也许再过几年,我的想法又要变了

  • 1月:厦门、泉州、福州
  • 2月:三亚、西双版纳、迪庆、丽江
  • 3月:上海(多次前往出差)
  • 5月:日本、美国、古巴、加拿大、阿拉斯加邮轮
  • 7月:成都、德阳
  • 8月:川西大环线
  • 9月:杭州、绍兴
  • 10月:大理、拉萨
  • 12月:巴厘岛、新加坡

在2022年的总结中,我曾写过一段话:

对我来说,短期内最大的愿望,就是在五月前往奥马哈,朝拜巴芒二神。这件事情已经耽误了三年。随着新政策的出台,这个愿望将大概率在2023年成为现实。

2023年5月,我按计划如期抵达奥马哈,亲临现场聆听了巴芒二位老神仙的教诲。对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去翻看旧文《伯克希尔2023年股东大会见闻录》

2024年,我还会不会去奥马哈,现在自己也不知道,但巴芒二神同台的场景,再也见不到了。。

今天也是芒格老先生100岁的生日,在此祝芒格生日快乐,相信他依然能为天堂带去无尽的欢乐。

Part6健身

一切回归正轨的好处,就是再也不用担心,很多公共场所三天两头的关闭,导致刚刚被燃起的热情,又一次慢慢冷却。比如健身房。

这一年以来,除了在外旅行,一直在坚持健身,每周至少能保证三四次,天气好了就去户外跑步,天气不好就在室内健身房。

如果在健身房,就是以无氧为主,有氧为辅。

我没什么明确的健身目标,以强身健体为主,减脂为辅,并没有想练成一个肌肉男,因为我深知练成以后的维持,将更难,我还没做好那个思想准备。

今年的体重,从年初的76kg,变成年底的70kg。

这是近些年来,第二次体重下降。上次大概是八年前,花了三个月时间,有目标有步骤地将体重由81.5kg减到65kg,并维持了N年,直到疫情三年期间。

相比之下,这次的减重幅度,更符合我当前的身体与心理状态。一是岁数大了,身体的各个零件(比如膝盖)都无法支撑短时间内的大量运动;二是我真的接受了通过长期视角去看待任何问题,不光是投资,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

以前有人问我,为什么要减重呢?我给出了两个原因:

第一、身体胖,内脏里必然沉积脂肪,比如脂肪肝。脂肪肝虽然不算病,但有一定的几率走上“三部曲”,为了避免这个终极审判,提前把脂肪从肝脏里清除,是必要的。

第二、提升心肺功能。有研究表明,大多数人的一生中,心脏大约跳动30亿次,跳的越快,寿命越短。不经常运动的人,稍微动一动,就会心跳加速,气喘吁吁,久而久之,就算坐在家里一动不动,心率也比正常人快很多。为了能活的更久,我必须通过锻炼,提升心肺功能。

明年,我将维持目前的生活状态与健身节奏,希望体重能慢慢降至65kg。

Part7祝愿

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2023年,那就是:充满了各种意外。

虽然这种意外,可能会长期存在,并充斥于大多数的年份中,但我依然希望:在未来的日子里,能拥有更多的确定性,让人们能够安心生活,努力工作,让那个被努力追求的目标,变得越来越清晰,越来越真实。

希望2024年的每一天,都能阳光灿烂!


欢迎关注,携手同行!



修改于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笑叔叔侃投资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